位于甲工楼A座四楼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总面积900余平方米,拥有实验仪器设备600余台套,资产200余万元。能够开设40个真实实验项目和50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实为主,虚实结合,涵盖了力学、电磁、光学、热学以及现代物理技术等内容。主要承担全校工科专业学生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另外还承担了《电磁场与电磁波》、《工程光学》、《物理光学》等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任务,年承担实验教学60000余人·学时。


大学物理实验课先后被认定为校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出版反映新工科教学理念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2部,开发“3D全景光的干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获得2019年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认定。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6人。团队有2位省级优秀教师,6人次在国家级、省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2018年被认定为校级示范教学团队。承担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指导学生承担多项创新科技项目和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四川省大学生普通物理知识竞赛、西南地区物理学术竞赛等学科竞赛并多次获奖。通过物理协会、与创新创业学院合作等形式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


自第一届本科生起,就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实验教学环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除建立了包括“基础信息平台”、“实验预习系统”、“仿真实验系统”、“实验报告智能评阅系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平台之外,还拥有“智能慕课教学系统”、“3D全景光的干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运用先进的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构建涵盖真实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融会贯通线上线下实验教学、能够管控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验教学体系。特别是疫情期间,线上实验教学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12月28日24点,访问“3D全景光的干涉虚拟仿真实验”的人数达到15276人次,完成该实验项目的人数有9602人;仅2020年一年,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云平台”上,完成“仿真实验”的人次达26761。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为工科专业培养基层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服务。无论是实验仪器、项目的选择还是实验学各个环节都尽量体现应用型的特点,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坚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积极倡导并实践产教五融合的教学理念,努力建设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实验室。